top of page
All Posts
冬季運動傷害預防指南:天氣轉涼,暖身、裝備、負荷管理一次搞掂
香港開始轉涼,為何更易受傷? 最近清晨與夜晚明顯降溫,東北季候風加上濕度高,身體在冷環境下肌肉與肌腱彈性下降、關節更黏滯;從冷氣室走到戶外的溫差,也令心率與神經反應偏慢。結果是清晨跑、行山、室內重訓都更容易出現拉傷或扭傷。如果方法正確,冬季仍可安全加量、提升表現。 冬季常見運動傷害與原因 小腿/跟腱拉傷:啟動不足、冷天起跑太快。 膝痛:濕滑地面步幅控制差、踝背屈不足。 大腿後側與髖拉傷:暖身時間不夠、力量訓練直接上重。 肩頸上背緊痛:保暖不足、姿勢代償。 冷空氣誘發氣管不適:高強度時更明顯。 10–12分鐘暖身(冬季版) 2分鐘輕度帶氧:慢跑或快走,先升溫。 動態活動(每項30–45秒):髖屈肌動態弓步+扭腰、90/90 髖旋轉、高抬膝/後踢腿、肩胛擠壓+胸椎開展。 漸進激活:臀橋12次、貝殼開合每側12次;跑前加 A-skip 30秒。 小貼士:冬天比平日多做2–4分鐘暖身,先動態再入主訓練。 裝備與保暖 分層穿着:排汗底層+保暖中層+防風外層。 末端保暖:薄手套、保暖襪;清晨跑可加頭帶/毛帽。 防滑鞋底:濕滑路面選抓地力佳的跑鞋/行山鞋。 負
fixfitnesshk
3 days ago2 min read
腿型矯正全攻略:O 型腿與 X 型腿的科學訓練方案
O 型腿/X 型腿不只影響外觀,更關乎膝蓋與髖關節壓力。本篇用香港受眾可行的自我檢測、12 分鐘訓練流程與日常調整,從足—膝—髖三線入手,改善腿型、提升動作品質,降低受傷風險。 為什麼要處理 O 型腿與 X 型腿 腿型不是單靠「夾腿」或「外八/內八」就能改善。多數成人屬於「功能性偏差」:足弓、踝關節、髖穩定協調不足,令膝蓋偏向外(O 型腿,膝外翻/內側張力不足)或偏向內(X 型腿,膝內扣/外側張力過強)。結果是深蹲不順、跑步易膝痛、長走長站疲勞累積。目標不是「硬拗直」,而是重建足—膝—髖對齊與力量平衡,讓動作自然回正。 先做三個簡易檢測 單腳下階(Step-down):站在20cm台上,單腳緩慢下觸地,觀察膝蓋是否向內(X)或向外(O)偏移。 靠牆膝頂(踝背屈):腳尖距牆 8–10cm,膝蓋向牆推而腳跟不離地。背屈不足常推高膝負擔,引發 X 型腿內扣。 深蹲鏡測:腳與肩同寬,鏡前慢慢下蹲。觀察膝蓋是否跟第二腳趾同向、是否出現夾痛或左右差異。 訓練原則(共通) 由足底開始:建立「腳掌三點」支撐(拇趾球/小趾球/腳跟),練習短足(Short Foot
fixfitnesshk
3 days ago4 min read
柔軟更有力:女性柔軟度與穩定度雙提升計劃
工作久坐、壓力大、穿高跟鞋,令女性常見頸肩、胸口、髖與腿後側緊繃。這套「女性柔軟度提升計劃」用簡單可行的日常序列與訓練前後策略,安全地提升柔軟度與活動度,同時加強穩定力,改善姿勢、減少不適、讓動作更優雅順暢。 為什麼女性需要柔軟度提升? 長時間坐在電腦前、通勤、偶爾穿高跟鞋、運動前後未有系統拉伸,容易令胸小肌、胸椎、髖屈肌、內收肌及腘繩肌(大腿後側)緊繃。柔軟度提升不只為了「拉到更遠」,更是為了改善姿勢線條、減少肩頸與下背壓力、提升瑜伽與重訓表現,令日常動作更省力。 柔軟度、活動度、穩定度有何分別? 柔軟度:肌肉被動伸展的能力(例如拉筋)。 活動度:關節可控的活動範圍(例如髖旋轉)。 穩定度:在活動範圍內保持控制與力量(避免「軟但不穩」)。 有效的提升應是三者兼顧:放鬆與開關節後,要加入等長與離心收縮,再整合到功能動作。 女性常見緊繃區域 頸肩與胸口:圓肩、胸悶、上背僵硬。 髖屈肌與內收肌:久坐與交叉腿造成髖前與大腿內側緊。 腘繩肌與小腿:跑步、重訓後繃緊、步幅受限。 胸椎活動度不足:上背不動,腰來代償。 10分鐘日常柔軟度序列(無器材、隨時可做
fixfitnesshk
4 days ago3 min read
久坐工位腰痛?5分鐘自救計劃:上班族實用解法
長期久坐、姿勢不良令上班族腰痛高發。本文提供香港職場可行的5分鐘工位自救方案、午休10分鐘加強版、通勤與會前放鬆,以及人體工學調整與求醫指引,幫你安全有效地減痛、提升工作效率。 為何返工易腰痛 久坐令髖屈肌變緊、臀肌「關機」,壓力落在腰椎。 螢幕、椅高、鍵盤位置不當,姿勢前傾、塌腰。 核心耐力不足,長時間坐著支撐不了。 三個常見成因 髖前緊、臀肌弱:骨盆前傾,腰被迫代償。 上背僵硬:胸椎不動,腰來補位。 壓力與睡眠不足:肌肉張力高,痛覺更敏感。 兩個快速自測(30秒) 坐直抬膝:坐椅上抬一側膝。若腰先「頂住」,代表髖屈肌緊、核心不穩。 前屈摸膝:站立向前彎至摸膝。若腰先拱或刺痛,暫停,改做後述動作。 工位5分鐘自救(不尷尬、即做) 下巴回收 × 10次(頸背拉長,減少前傾) 坐姿貓牛 × 10次(呼吸配合,活動胸椎與骨盆) 坐姿「4」字前傾 每側30秒 × 1–2(放鬆臀外側,減壓坐骨) 站姿弓步髖屈肌 每側30秒 × 1–2(骨盆後傾,感覺在髖前,不是腰) 盒式呼吸 4輪(吸4秒、停4秒、呼4秒、停4秒,穩定交感神經) 午休10分鐘加強版 胸椎
fixfitnesshk
5 days ago2 min read
辦公室拉筋全指南:從頭到腳的伸展計劃
在香港,長時間久坐、用電腦、連續開會已成日常。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容易出現肩頸僵硬、圓肩、烏龜頸、下背痠痛、手腕不適與下肢循環差。好消息是,只要把簡單有效的「辦公室拉筋」融入工作日程,不用器材、不佔空間,就能改善姿勢、減少疼痛、提升專注與工作表現。 辦公室拉筋對健康與工作表現的影響 姿勢重置與脊椎健康 長時間坐姿會讓胸肌與髖屈肌變緊、上背與臀肌變弱。定時伸展可重置姿勢、減少脊椎壓力。 循環與代謝 微伸展與足踝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、減少水腫與腿部沉重感,降低靜脈曲張風險。 關節活動度與肌肉平衡 從頭到腳的伸展有助改善肩膀、胸椎與髖的活動度,減少代償與運動傷害風險。 專注力與壓力管理 短時間的呼吸練習與拉伸能降低緊張、提升專注與決策品質。 常見辦公室痠痛與原因 肩頸僵硬/烏龜頸原因:頭前傾、上斜方肌過度活躍、胸肌緊、胸椎僵硬。 下背痠痛原因:核心穩定不足、久坐壓力累積、髖屈肌過緊導致骨盆前傾。 手腕與前臂痛(滑鼠手/鍵盤手) 原因:反覆手腕背伸、前臂緊繃、手腕缺乏中立位。 圓肩與胸悶原因:長期前傾與內旋,胸小肌緊、肩胛穩定不足。 臀腿緊繃與坐骨神經不適原因
fixfitnesshk
Oct 274 min read
拯救你的髖:從久坐緊繃到靈活有力,一篇教懂自我檢測與訓練
為什麼香港人特別容易有「髖關節卡住」的問題? 長時間坐辦公室、地鐵通勤、周末運動量不足,會令髖屈肌(腰髂肌、股直肌)縮短、臀肌被「關機」,骨盆前傾、下背代償。你可能會發現深蹲到底卡住、跑步步幅變小、長走長站會腰痠腿緊,甚至盤腿或綁鞋帶時髖前有夾痛或卡卡聲。髖關節活動度一差,壓力就會轉嫁到腰椎與膝關節,既影響運動表現,也影響日常舒適度。 髖關節活動度不足的常見成因 最核心的兩件事:久坐與單一姿勢。髖屈肌長期縮短,臀大肌與臀中肌抑制,動作時用腰和股四頭「頂上」。技術上常見的還有髖內旋不足(深蹲底部夾痛、膝內扣)、踝背屈不足(腳踝活動差,逼髖與腰代償),以及恢復不良(睡眠不足、缺少伸展與低強度恢復)。要改善,必須同時處理軟組織張力、關節活動、肌群激活與動作模式,而不是只做單一拉筋。 三個在家可做的自我檢測(3分鐘) 90/90 內外旋 坐地,前腿與後腿各呈90度,保持上身直,向前傾向前小腿。若前腿外旋或後腿內旋很快卡住、或左右差異明顯,代表髖旋轉活動度不足。 自然下蹲 雙腳與肩同寬、腳尖微外展,慢慢下蹲,腳跟不離地。若半途腰拱/塌、膝內扣、髖前夾痛,代
fixfitnesshk
Oct 204 min read
健身人士外出用餐健康指南:保持肌肉線條、避免脂肪積聚
為什麼健身人士需要外出用餐指南? 對很多健身人士來說,飲食管理和訓練一樣重要。但在香港,生活節奏快,很多人未必有時間每天煮食,外出用餐成為日常習慣。問題是,餐廳菜式往往高油、高鹽、高糖,容易破壞增肌或減脂計劃。只要掌握一些選擇技巧,你就可以在出街食嘢的同時,維持理想身形和運動表現。 健身人士外出用餐的三大挑戰 隱藏高熱量陷阱 油炸、奶油、糖漿、濃味醬汁等,會令每日熱量攝取超標。 蛋白質不足 很多餐廳餐單以碳水為主,蛋白質含量不足,影響肌肉修復和增長。 營養比例失衡 高油高鹽、蔬菜不足,長期會影響健康和運動表現。 健身人士外出用餐健康選擇策略 1. 優先選擇高蛋白主食 推薦食物: 烤雞胸、火雞肉、瘦牛肉 蒸魚、烤魚 豆腐、蛋、毛豆 小貼士: 點餐時先確定蛋白質來源,再配搭其他食材。 2.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質與量 推薦碳水來源: 糙米飯、藜麥、全麥麵包 番薯、南瓜 小貼士: 根據當日訓練強度調整碳水份量,減脂期可適度減少。 3. 選擇低油烹調方式 烹調方式優先順序: 蒸、烤、灼、煮 > 清炒 > 油炸 小貼士: 點餐時可要求「少油、少鹽」,並避
fixfitnesshk
Oct 132 min read
女性背部線條雕塑訓練:打造優雅曲線與自信姿態
為什麼女性需要背部雕塑訓練? 許多女性在健身時,往往更關注腹部、腿部或臀部的線條,卻忽略了背部的訓練。事實上,背部不僅影響整體身形比例,更是維持良好姿勢、減少肩頸腰酸痛的關鍵。背部線條緊緻、肌肉均衡,可以讓你在穿背心、露背禮服或泳裝時展現自信,也能讓日常動作更輕鬆有力。 女性背部雕塑的三大好處 改善駝背與肩膀前傾 強化背部肌群能幫助脊椎回到自然位置,讓肩膀打開、姿勢更挺拔。 塑造優雅的 V 型線條 背部肌肉的收緊與延伸,能讓腰線更明顯,視覺上更顯瘦。 提升日常生活力量 從提包、抱小孩到搬重物,背部力量都能減輕其他部位的負擔,降低受傷風險。 女性背部雕塑訓練動作推薦 1. 啞鈴划船(Dumbbell Row) 主要鍛鍊部位: 背闊肌、菱形肌、斜方肌 動作要領: 雙腳與肩同寬,膝蓋微彎,身體前傾約 45 度 雙手各握一啞鈴,手臂自然垂下 收背夾肩,將啞鈴向腰部拉起 控制下降,重複 12-15 次 2. 反向飛鳥(Reverse Fly) 主要鍛鍊部位: 後三角肌、上背肌群 動作要領: 雙手握輕量啞鈴,身體微前傾 手肘微彎,向兩側打開手臂 感受肩胛
fixfitnesshk
Oct 132 min read
久坐導致的臀肌失活與激活訓練
久坐的隱形殺手:臀肌失活與激活訓練,重塑你的核心力量 在現代社會,久坐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。無論是辦公室工作、長時間通勤,還是沉迷於電子產品,我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坐在椅子上。然而,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,卻悄悄地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深遠的影響,其中一個最常見且容易被忽視的問題,就...
fixfitnesshk
Sep 304 min read
女性肩頸保養與伸展法:告別痠痛,重拾輕盈姿態
肩頸痠痛,女性的隱形困擾 在現代生活中,許多女性每天面對電腦、手機、家務或照顧孩子,肩頸肌群長時間承受壓力。你是否有以下狀況? 下班後肩膀沉重、僵硬 經常頭痛或偏頭痛 照鏡子發現肩膀前傾、駝背 甚至連呼吸都覺得不順暢 這些看似小問題,其實是 肩頸肌群長期緊繃與姿勢不良...
fixfitnesshk
Sep 303 min read
辦公室族的午休 10 分鐘運動計劃:久坐不累的秘密武器
利用午休時間做全身啟動運動 在現代職場中,久坐已成為辦公室族的日常。無論是專注於電腦螢幕、處理文件,還是開會討論,我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坐在椅子上。看似平常的工作習慣,卻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——肩頸僵硬、腰背痠痛、下肢水腫、精神不集中,都是久坐的「副作用」。...
fixfitnesshk
Sep 303 min read
HYROX全攻略:提升運動表現與預防傷害的訓練方法
HYROX的魅力與挑戰 近年來,HYROX在全球健身圈迅速竄紅,結合了耐力、力量、功能性動作與速度,成為許多健身愛好者的新挑戰。比賽包含 8 公里跑步 與 8 個功能性訓練站 ,例如雪橇推拉(Sled Push/Pull)、划船機(Rowing)、波比跳(Burpee...
fixfitnesshk
Sep 302 min read
運動前後的最佳飲食安排:提升表現與加速恢復的營養指南
飲食與運動表現的關鍵關係 許多人在健身或運動時,會專注於訓練內容與強度,卻忽略了 飲食安排 對運動表現與恢復的重要性。事實上, 運動前的飲食 能為你提供能量,讓你在訓練中保持穩定輸出;而 運動後的飲食 則是幫助肌肉修復、補充流失的能量與水分。如果飲食安排不當,不僅影響運動效...
fixfitnesshk
Sep 302 min read
bottom of page